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2.7.16)
2022-07-18 08:54:16 |文章來源:華圖事業(yè)單位|事業(yè)單位考試網(wǎng)
【導讀】華圖事業(yè)單位考試網(wǎng)同步華圖教育發(fā)布: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2.7.16),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事業(yè)單位考試考情政策解讀,點擊領取備考資料,更多事業(yè)單位考試資訊請關注(htshiyedanwei)公眾號,歡迎加入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交流群: 參加刷題、?肌㈩I取備考資料,考編路上不孤單!
一、單選題
1.從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情況能夠看出,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是無窮的。馬克思主義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它是無產階級解放的銳利武器
B.它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tǒng)一
C.馬克思主義工作者的淵博學識
D.它是由我國國情所決定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哲學概述知識。
第二步,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產生,又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日益顯示出了強大生命力,這種強大生命力根源在于它的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tǒng)一,根本表現(xiàn)在它的最偉大的歷史使命,最科學的哲學基礎,最鮮明的政治立場,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和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馬克思主義具有革命性,它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理論,階級性是其第二大特征。A項排除。
C項:馬克思主義工作者的淵博學識是主觀條件不是根源。C項排除。
D項:馬克思主義生命力的根源和我國國情無關。D項排除。
2.沒有理論上的清醒,就沒有行動上的堅定。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從哲學上,這說明:
A.理論比實踐更加重要
B.理論先于實踐而存在
C.理論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D.理論的力量可以替代實踐的力量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認識論知識。
第二步,認識、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①認識可以使主體了解、把握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性,指導主體自覺按照客觀規(guī)律去從事改造世界的活動;②認識可以使主體在實踐活動之前,確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觀實際的目標、方案、步驟和措施,對實踐活動作出預測和規(guī)劃;③認識可以使主體根據(jù)變化了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指導主體選擇實現(xiàn)目的的最佳行為方式;④認識可以指導主體將局部經(jīng)驗上升為理論;⑤認識可以使主體實現(xiàn)對自身的認識,并自覺調整自己的活動,以適應改造客體的需要。題干中“沒有理論上的清醒,就沒有行動上的堅定”,強調理論對行動(實踐)具有能動的指導作用,而“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說明理論的重要性。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實踐比理論重要,實踐是理論的基礎,并且對理論具有決定作用,實踐比理論更重要。A項錯誤,排除。
B項:實踐是理論的基礎,實踐對理論具有決定作用。理論來源于實踐并在實踐中進一步發(fā)展。B項錯誤,排除。
D項:任何理論都不能代替實踐。理論只有同實踐相結合,才能得到檢驗和發(fā)展,才能變?yōu)槲镔|力量,再好的理論如果不和實踐相結合,那也是毫無意義的。D項排除。
3.( )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這一基本觀點體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全部思想內容之中。
A.實踐觀點
B.發(fā)展觀點
C.革命觀點
D.人民至上觀點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認識論知識。
第二步,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哲學區(qū)別于其他科學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實踐性。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發(fā)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起點和開端;辯證法本質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辯證法的核心是斗爭論(矛盾論),其三大規(guī)律為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量變質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一個基本觀點。
4.有一種觀點認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擺脫自然規(guī)律而獨立,而在于認識這些規(guī)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guī)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自由,倒過來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隨心所欲。這兩種關于自由的觀點:
A.前者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后者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
B.前者是機械唯物主義的觀點,后者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
C.前者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后者是唯意志論的觀點依據(jù)
D.前者是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后者是唯意志論的觀點依據(jù)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唯物辯證法指出“與萬物普遍聯(lián)系”和“按自身規(guī)律永恒發(fā)展”是世界存在的兩個總的基本特征,從總體上揭示了世界的辯證性質。唯意志論是主張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質或本體的哲學學說。特點是公開拒絕科學,宣揚神秘主義。把意志自由和道德現(xiàn)象看作不受客觀規(guī)律和社會環(huán)境制約的東西,用意志自由來解釋宇宙和人生的各種問題。題干中,第一種觀點強調了“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擺脫自然規(guī)律而獨立,而在于認識這些規(guī)律”,既尊重了客觀規(guī)律,也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是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第二種觀點認為“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隨心所欲”,此觀點為屬于唯意志論。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①歷史唯物主義指出,歷史的所有事件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質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guī)律。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jīng)Q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可以塑造與改變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可以作為研究社會發(fā)展的出發(fā)點等。
②歷史唯心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非科學的歷史觀,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人們的思想動機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否認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也叫唯心史觀,其與歷史唯物主義相對。
③機械唯物主義一般指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fā)展了唯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
④主觀唯心主義提出某主體的心靈,如其感覺、經(jīng)驗、意識、觀念和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則是由這些主觀精神所派生的,是這些主觀精神的顯現(xiàn)。
5.戰(zhàn)國時,燕國太子丹宴請荊軻。特請來一個“能琴善樂”的美女,荊軻一再表示“但愛其手”,太子為討好荊軻,把美女雙手砍掉,放到盤子里,把血淋淋的手端給荊軻,手已不再是能琴善樂的手,故事表明( )哲學。
A.以誠感人
B.人性兇殘
C.局部與整體的密切關系
D.物質決定意識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系統(tǒng)是由事物內部互相聯(lián)系著的各個要素、部分所組成的有機整體。系統(tǒng)是普遍存在的,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整體與部分相互依賴,沒有部分,不會有整體;沒有整體,也無所謂部分,但整體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整體是各個部分有機的結合,其功能大于各個部分機械相加之和,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新功能。部分離不開整體觀念,離開整體的部分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荊軻喜歡的是一雙生在美人身上的能彈琴的“好手”,但一旦從美人身上斬斷,就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手,只能是“名義上的手”。割裂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B項:以誠感人、人性兇殘,表達的是人的品格,與本題無關。AB項排除。
D項: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意識是物質存在于人腦中的反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與題意不符。D項排除。
6.如果你想在大事上表現(xiàn)出眾,就要在小事上養(yǎng)成好習慣,出眾不是一種例外的,而是一種無處不在的狀態(tài),表達意思是:
A.事物是矛盾的
B.量變引起質變
C.做事不能好高騖遠
D.事物的變化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鞏固量變的成果,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質變和量變是相互滲透的,量變中會有局部質變,質變中也伴隨新的量變和積累。題干中“在小事上養(yǎng)成好習慣”就是量變的積累,“表現(xiàn)出眾時”就是完成質變的過程。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根據(jù)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tǒng)一關系的哲學范疇。對立和統(tǒng)一分別體現(xiàn)了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矛盾的對立屬性又稱斗爭性,矛盾的統(tǒng)一屬性又稱同一性。不符合題意。A項排除。
C項:好高騖遠比喻脫離實際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實現(xiàn)的過高、過遠的目標。不符合題意。C項排除。
D項: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fā)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據(jù),外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是哲學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表明了事物的發(fā)展不是直線式前進而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不符合題意。D項排除。
二、多選題
7.下列不屬于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的是:
A.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關系
B.具體與抽象的關系
C.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
D.唯物辯證法與唯心辯證法的關系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客觀辯證法指客觀世界的辯證運動及其規(guī)律。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指思維對客觀辯證法的反映。
A項:哲學可分為兩大派別,即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大派別是相對立的理論體系。唯物主義主張物質是第一性的,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理念是世界的第一性質,物質是世界第二性質,即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的哲學派別。A項不屬于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A項當選。
B項:抽象,指在認識上把事物的規(guī)定、屬性、關系從原來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中孤立地抽取出來;具體是指尚未經(jīng)過這種抽象的感性對象。兩者在人的認識中互相聯(lián)系和轉化。不屬于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B項當選。
D項:唯心辯證法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的辯證法學說。這種學說的特點是,在把客觀物質世界歸結為精神的基礎上論證精神、概念的辯證運動和發(fā)展。唯物辯證法 即“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以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fā)展最一般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是辯證法思想發(fā)展的高級形態(tài)。唯心辯證法與唯物辯證法是相對立的理論。不屬于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D項當選。
因此,選擇ABD選項。
【拓展】C項:客觀辯證法決定主觀辯證法,主觀辯證法反映客觀辯證法,兩者本質上是同一的,只是表現(xiàn)形式不同。主觀辯證法是對客觀辯證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發(fā)展的辯證法,可以概括地把主觀辯證法稱為概念辯證法?陀^辯證法是客觀世界本身所固有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的是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C項排除。
8.習近平引用“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說明事物的辯證統(tǒng)一性,下列思想與此一致的有:
A.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
B.黃金無足色,白壁有瑕疵
C.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D.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A項:“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意思是駿馬能長途奔馳跨越艱難險阻,但要論耕田,就比不上牛了。這段話形象地告訴我們,物各有利弊、人各有長短,只有揚長避短、因材施用,才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體現(xiàn)了事物的辯證統(tǒng)一性。A項符合題意,當選。
B項:“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的意思是是黃金沒有完美的,白璧也會有微小的瑕疵,雖然它們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都不影響它們的價值,體現(xiàn)了事物的辯證統(tǒng)一性。B項符合題意,當選。
C項:“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堅固的車輛能載重前行,卻不能像船那樣穿行在河流之上。它揭示了物各有所用、各有其利,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體現(xiàn)了事物的辯證統(tǒng)一性。C項符合題意,當選。
D項:“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指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發(fā)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fā)出壞的結果。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體現(xiàn)了事物的辯證統(tǒng)一性。D項符合題意,當選。
因此,選擇ABCD選項。
三、判斷題
9.“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蘊含的哲理完全一致。( )
A.正確
B.錯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感慨人生世事變化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體現(xiàn)了時間的一維性特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比喻多日不見,別人已有進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蘊含的哲理是發(fā)展。
因此,本題錯誤。
10.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原因與結果是揭示事物產生、發(fā)展和衰亡過程中的不同趨勢的一對范疇。( )
A.正確
B.錯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必然與偶然是揭示事物產生、發(fā)展和衰老過程中的不同趨勢的一對范疇。必然是指事物聯(lián)系和發(fā)展過程中確定不移的趨勢,在一定條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聯(lián)系與發(fā)展過程中不確定的趨勢。
因此,本題錯誤。
【拓展】原因和結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繼、彼此制約的關系范疇。
手機端鏈接:https://m.sydw8.com/2022/0718/448875.html
掃碼關注事業(yè)單位考試公眾號,招考信息搶先看,備考資料送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