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1.2.1)--單選
一、單選題
1. “萬物皆備于我”是: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樸素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哲學知識。孟子曰: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此句意為世界上萬事萬物之理已經由天賦予我,在我的性分之內完全具備了,如果反躬自省,誠實無欺,便會感到莫大的快樂。“萬物皆備于我”是個唯心主義命題,孟子以心為萬物之本,“萬物皆備于我”,即備于我心。這符合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即把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自我主觀精神(感覺、經驗、意識、觀念)的顯現(xiàn)和產物。屬于主觀唯心主義。A項: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物質世界和人類產生之前就獨立存在著一種客觀精神(理念、理、絕對精神、絕對觀念等),這種客觀精神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產生了物質世界。A項錯誤。C項:樸素唯物主義肯定世界的物質本原性和統(tǒng)一性,由于認識水平的限制,它總是把某種或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看作是世界的物質本原的物質基礎。如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萬物生于水,又復歸于水;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C項錯誤。D項: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在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特別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誕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它克服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機械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真正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tǒng)一。D項錯誤。因此,選擇B選項。
2. 以下有關哲學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是哲學基本問題之一
B.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C.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對象
D.哲學與具體科學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哲學知識并選錯誤項。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于世界的本質、發(fā)展的根本規(guī)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系的認識,方法論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論是世界觀的功能,世界觀決定方法論。哲學也有正確錯誤之分,正確的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非所有的哲學都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A項: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簡單說,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第一性)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所以說,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是哲學基本問題之一。A項正確。C項:所有的哲學都以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最一般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但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稱為是研究自然、社會和思維的最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C項正確。D項: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發(fā)展、新成果是哲學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哲學給具體科學活動提供指導。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離開了哲學的指導,會給具體科學帶來不利的影響。哲學與具體科學是一般和個別、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D項正確。因此,選擇B選項。
3. 《舊五代史•晉書•安置榮傳》中記載:“仰認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難以違拒,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從哲學意義上講,“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主要體現(xiàn)了:
A.時間的客觀性
B.時間的絕對性
C.時間的無限性
D.時間的一維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觀知識。時間的一維性是指時間沿著單向前進,一去不復返。而“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不可錯過,一旦錯過,不會再有此機會?梢泽w現(xiàn)時間的一維性。因此,選擇D選項。
4. 機器人具有人類外觀特征,具有人類行走與基本操作功能,它是人類根據(jù)自己的特征設計和制造的,這表明:
A.意識并不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B.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C.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
D.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客觀實在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論知識。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fā)展。錯誤的意識能夠阻礙事物的發(fā)展。題中所說,人類根據(jù)自己的特征設計和制造出能夠模仿人類的機器人,體現(xiàn)了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A項:意識是人類特有的機能,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唯一特性。意識是客觀存在于人腦中的反映,高等動物雖然也有以腦為核心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但其結構和生理機制遠遠比不上人腦,二者有質的區(qū)別。因此,A項排除。C項:題干中并未體現(xiàn)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哲理。因此,C項排除。D項: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題干中并未體現(xiàn)此項哲理。因此,D項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
5. 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這一論斷的含義是:
A.變是世界的本質
B.世界上只有變,沒有不變
C.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
D.變與不變是絕對對立的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論知識。根據(jù)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的觀點,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fā)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其中運動對應本題的“變化”,靜止對應本題的“不變”,所以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A項:根據(jù)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的觀點,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所以變化不是世界的本質,A項錯誤。B項:根據(jù)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的觀點,運動與靜止都是存在的,所以世界上既有變也有不變,B項錯誤。D項:根據(jù)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的觀點,運動與靜止是對立統(tǒng)一存在的,所以并不是絕對對立的,D項錯誤。因此,選擇C選項。
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委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這反映的哲學道理是:
A.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看問題時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既要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tǒng)籌兼顧
D.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體現(xiàn)了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即要求我們做事情既要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tǒng)籌兼顧,恰當處理好次要矛盾。A項: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符合題意。A項錯誤。B項: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要求看問題是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題干體現(xiàn)的是“做事情”而不是“看問題”。B項錯誤。D項:矛盾雙方相互貫通,既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不符合題意。D項錯誤。因此,選擇C選項。
7.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哲學原理是:
A.新事物替代舊事物是發(fā)展的總趨勢
B.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C.事物的發(fā)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tǒng)一
D.事物是本質和現(xiàn)象的統(tǒng)一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發(fā)展是事物的上升的運動,發(fā)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即新事物必然戰(zhàn)勝舊事物。不管經過怎樣艱難曲折的道路,新生事物終究是不可戰(zhàn)勝的。題干中“新葉”“前波”就是新事物,必然會戰(zhàn)勝舊事物的“陳葉”“后波”。B項: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此句本身說法正確,屬于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的基本原理,但是題干并未體現(xiàn)。B項錯誤。C項:事物的發(fā)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tǒng)一,此句本身說法正確,屬于質量互變規(guī)律的基本原理,但是題干并未體現(xiàn)。C項錯誤。D項:事物是本質和現(xiàn)象的統(tǒng)一,此句本身說法正確,但是題干并未體現(xiàn)。D項錯誤。因此,選擇A選項。
(編輯:李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