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周一測(2021.1.15)--單選
一、單選題
1.去年某商品價格總額為30萬元,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為6萬元,假如貨幣流通速度不變,今年該商品價格總額為50萬元,則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為:
A.5萬元
B.8萬元
C.10萬元
D.12萬元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知識。貨幣流通速度不變,商品價格總額與流通中所需貨幣量成正比,當商品價格總額是30萬元時,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為6萬元;相同比例的,當商品價格總額是50萬元時,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為10萬元。因此,選擇C選項。
2.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其中“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事務,愚頑怕讀文章”形容的是:
A.史湘云
B.薛寶釵
C.林黛玉
D.賈寶玉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在《紅樓夢》第三回中,借《西江月》二詞,批寶玉極恰,其詞曰: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因此,選擇D選項。
3.小張入職以來,積極同他人交往,已建立親近和睦的關系。根據(jù)馬斯洛需求理論,他的表現(xiàn)屬于:
A.社交需求
B.尊重需求
C.安全需求
D.自我實現(xiàn)需求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心和照顧。其中愛和歸屬感即社交需求,社交需求是指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致,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jīng)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系。小張積極與他人建立聯(lián)系屬于社交需求。因此選擇A選項。
4.以下各項公文的處理符合辦文規(guī)則的是:
A.為了讓上級盡快辦文,通常將公文直接送給主管部門領導
B.為了體現(xiàn)公文的可讀性,行文中可使用比喻、擬人等手法
C.為了體現(xiàn)公文的嚴肅性,對外公開發(fā)布的公文必須由機關政治首長簽署
D.為了響應精簡公文號召,減少發(fā)文數(shù)量,在工作報告中可同時夾帶請示事項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行文規(guī)則知識。A項:《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十五條(五),除上級機關負責人直接交辦事項外,不得以本機關名義向上級機關負責人報送公文,不得以本機關負責人名義向上級機關報送公文。A項錯誤。B項:公文語言表達方式一般采用說明、議論和敘述,公文語言要準確、簡明、樸實、莊重。B項錯誤。D項:《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十五條(四),請示應當一文一事。不得在報告等非請示性公文中夾帶請示事項。D項錯誤。因此,選擇C選項。
5.我國《憲法》規(guī)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shù)孛褡宓恼、?jīng)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下列選項中,無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是:
A.自治區(qū)人大
B.自治州人大
C.自治縣人大
D.民族鄉(xiāng)人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基本制度知識。根據(jù)《憲法》第一百一十六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shù)孛褡宓恼、?jīng)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qū)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qū)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根據(jù)《憲法》第三十條,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由此可知,民族鄉(xiāng)無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因此,選擇D選項。
6.張某的次子乙平時經(jīng)常因瑣事滋生事非,無端打罵張某。一日乙與其妻發(fā)生爭吵,張某過來勸說,乙轉而辱罵張某,將其踹倒在地,并掏出水果刀欲刺張某。張某起身逃跑,乙隨后緊追,張某的長子甲見狀隨手從門口拿起扁擔朝乙的頸部打了一下,將乙打倒在地。張某順手拿起石頭轉身朝乙的頭部猛砸數(shù)下,致乙死亡。本案中:
A.張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甲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
B.張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甲的行為屬于防衛(wèi)過當
C.張某的行為屬于防衛(wèi)過當,構成故意殺人罪,甲屬于正當防衛(wèi)
D.張某和甲均構成故意殺人罪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犯罪概述知識!缎谭ā返诙畻l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本案中“乙辱罵張某并將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張某,張某起身逃跑,乙隨后緊追”。乙對張某實施不法侵害,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起因條件和時間條件。“張某的長子甲見狀,隨手從門口拿起扁擔朝乙的頸部打了一下,將乙打昏在地上。”甲為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實施打擊,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對象條件和防衛(wèi)目的的要求。雖然將乙打昏在地,但從侵害行為和防衛(wèi)行為的強度對比來看,甲并未超出必要限度。所以甲的行為是正當防衛(wèi)。而張某在乙失去侵害能力時,卻侵害乙的生命權,不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時間條件: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張某拿起地上的石頭轉身回來朝乙的頭部猛砸數(shù)下致乙死亡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因此,選擇A選項。
7.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革命戰(zhàn)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開始。因此,江西南昌被譽為:
A.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搖籃
B.新中國的搖籃
C.中國革命的搖籃
D.共和國的搖籃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共黨史知識。1927年南昌八一起義,在南昌誕生了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支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南昌被稱為軍旗升起的地方。所以,南昌被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搖籃。A項正確。B項:解放戰(zhàn)爭時期,因毛澤東主席在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指揮的三大戰(zhàn)役,石家莊又被譽為“新中國的搖籃”。B項錯誤。C項: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井岡山,創(chuàng)立了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C項錯誤。D項:江西瑞金被稱為共和國的搖籃。D項錯誤。因此,選擇A選項。
8.居住在甲市甲區(qū)的公民,因走私被位于乙市乙區(qū)的海關扣留,該公民不服,應向下列哪個單位提起行政訴訟:
A.甲市或乙市中級人民法院
B.甲區(qū)或乙區(qū)人民法院
C.甲區(qū)人民法院
D.乙區(qū)人民法院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行政法知識。《行政法》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二)海關處理的案件;(三)本轄區(qū)內(nèi)重大、復雜的案件;(四)其他法律規(guī)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因此,選擇A選項。
9.張某開車路過斑馬線時,沒有停車禮讓行人,被公安機關電子監(jiān)控設備拍到后處以罰款200元,記3分的處罰。張某不服處罰決定,向該公安機關的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上一級公安機關查明案件事實后維持原處罰決定。張某的行為被稱為:
A.行政處罰
B.行政許可
C.行政訴訟
D.行政復議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行政復議知識。A項:公安機關對張某的罰款200元,記3分屬于行政處罰。題干問的是張某的行為。A項錯誤。B項: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jù)行政相對方的申請,經(jīng)審查依法賦予其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者實施某種行為的法律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題干并未涉及許可。B項錯誤。C項:行政訴訟,是指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依法訴諸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作出裁決的制度。題干并未出現(xiàn)法院。C項錯誤。D項:行政復議是指行政機關根據(jù)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機關的監(jiān)督權,在當事人的申請和參加下,按照行政復議程序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和適當性的審查,并做出裁決,解決行政侵權爭議的活動。題干中張某針對公安機關的行政處罰不服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起申訴的行為屬于行政復議。因此,選擇D選項。
10.根據(jù)我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父母對負()有()的義務。
A.子女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
B.未成年子女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
C.子女 扶助、教育和保護
D.未成年子女扶助、教育和保護
【答案】B
【解析】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yǎng)、扶助和保護的義務。因此,選擇B選項。
(編輯:李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