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綜合應用能力》(C類)考情分析
2020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綜合應用能力》(C類)考情分析由華圖事業(yè)單位招聘網提供,更多關于事業(yè)單位考試內容,事業(yè)單位綜合寫作,事業(yè)單位考試備考資料的內容,請關注華圖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網!
《綜合應用能力(C類)》是針對事業(yè)單位自然科學類專業(yè)技術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旨在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測評要素
《綜合應用能力(C類)》主要測查應試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數據加工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能夠把握自然科學文獻中的數據、事實和觀點,全面準確領會材料含義。
邏輯思維能力:能夠運用邏輯方法,對自然科學領域的現象、數據、問題和觀點等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論證。
數據加工能力: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信息和數據進行識別、收集、分析和評價,并將數據處理結果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文字表達能力:能夠運用文字、數據、圖表等準確清晰地陳述意見、論證觀點、表達思想。
(二)試卷結構
試卷以主觀性試題為主,主要題型包括科技文獻閱讀題、論證評價題、科技實務題、材料作文題等。每次考試從上述題型中組合選用。
2015年-2019年真題題型分析表
考試時間 | 考查題型 |
2015年5月23日 | 科技文獻閱讀題(50)、科技實務題(40)、材料作文(60) |
2015年10月31日 | 科技文獻閱讀題(50)、論證評價題(40)、材料作文(60) |
2016年5月21日 | 科技文獻閱讀題(50)、論證評價題(40)、材料作文(60) |
2016年10月29日 | 科技文獻閱讀題(50)、論證評價題(50)、材料作文(50) |
2017年6月3日 | 科技文獻閱讀題(50)、論證評價題(40)、材料作文(60) |
2017年10月31日 | 科技文獻閱讀題(50)、論證評價題(40)、材料作文(60) |
2018年5月24日 | 科技文獻閱讀題(50)、科技實務題(50)、材料作文(50) |
2018年10月27日 | 科技文獻閱讀題(50)、科技實務題(50)、材料作文(50) |
2019年5月19日 | 科技文獻閱讀題(50)、論證評價題(40)、材料作文(60) |
2019年10月27日 | 科技文獻閱讀題(50)、科技實務題(40)、材料作文(60) |
完整的試卷結構包括考試須知、考試題本和答題卡?荚囶}本包括給定材料和作答題目。作答題目以主觀性試題為主,有可能包含一定數量的客觀題。主要題型包括科技文獻閱讀題、論證評價題、科技實務題、材料作文題等。其中,科技文獻閱讀題和材料作文題必考,論證評價題與科技實務題二選一,組成一套試卷。
形式上來說,大綱中要求的四種題型都有出現過,科技實務題在2015年上半年、2018年兩次以及2019年下半年考試中多次考察,與論證評價題型出現的頻次基本保持一致,已經形成了較成熟的考查形式;內容上來看,每一種題型其實都是對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數據加工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考查。
從考過的真題來看,C類考試歷次都是由3道大題組成,從分值的分配情況來看,科技文獻閱讀題分值50分保持穩(wěn)定;論證評價題在40分或50分之間變動;科技實務題40分或者50分;材料作文題在50分與60分之間變動。一般第一題都是科技文獻閱讀題,此題可以說也是綜合應用C類考試的必考題型。
具體來看,科技文獻閱讀題通常有客觀題和主觀題共同構成?陀^題為選擇(單選、匹配、不定項)或者判斷,主觀題為辨析題、摘要、簡答等。在第二題的考查中,出現過兩類試題,分別為科技實務題和論證評價題,科技實務題考察可有兩種考察形式,一種是分析表格信息,另一種是整理文字材料,通過表格、圖形的方式梳理文字內容,在最近的考試中,考察一些關于數值計算方法等內容。論證評價題,題干部分每年均在變化,最新的答題方式為A+B型,考生在練習需要注意。在C類的考試中,第三題均為材料寫作題,其主題通常圍繞科技創(chuàng)新、協(xié)同合作、生態(tài)文明等方面。例如“科學的人性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
(編輯:李晴晴)